昨天跟朋友約在誠品信義店,B2美食街有一間天仁茗茶,我點了一杯鮮桔綠茶,現榨桔汁搭配綠茶,口感有點澀,卻也十分清爽,這讓我想起去年,我在西雅圖時,曾經品嚐過的一個品牌,KOOTS GREEN TEA SHOP,這是去年我的品牌觀察,或許有緣人會想試試這一家的口味,而且,無獨有偶,最近老是有機會聽到對茶飲文化有興趣,甚至想要轉型或是國際化的想法,還是從不同的人嘴裡說出來,所以,這是趨勢嗎???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KOOTS LOGO

十月二十九日,紐約時報商業版,以相當大的篇幅報導:這個首次在西雅圖登陸的品牌---KOOTS,標題極為聳動:「綠茶會打敗星巴克嗎?」。 
 

西雅圖,星巴克的家,選在這個瘋咖啡的城市展第一家店,松田公太展現他的企圖:「如果,茶飲的美味,可以成功的立足在西雅圖,那這樣的口味,一定能夠推展到全世界任何地方。」

松田公太,三十七歲的前銀行家,曾經成功地代理TULLY’s Coffee在日本打敗星巴克。三年前自創KOOTS的品牌,目前已經在日本展店至十家,今年五月十三日,在西雅圖開了美國第一家KOOTS海外店,選在華盛頓湖東岸的Bellevue,當地一個高級的購物中心內,微軟公司的業務部門也在同一棟大樓。

美國人真的能接受綠茶這樣的飲料嗎?走進
KOOTS,就好像日本人當初走進星巴克的心情,既新鮮又好奇。這家店的裝潢,就像一家咖啡店,但是很多細節卻又融入茶的風格,桌面是竹紋,椅面的繃皮是深色帶暗銀線條的和服圖案,抬起頭來,是紙燈籠型式的吸頂燈,搭配牆面粉嫩色系的透光壁燈,加上一個異國情調的榻榻米座位區,及竹子的植栽。

在熱飲的世界裡,咖啡仍舊是遙遙領先,美國喝茶的量,雖然年年有攀升,但是多半都成長在瓶裝的冷飲綠茶,過去十年,美國的茶葉消耗量成長了四倍,達到
62億美金,比起去年咖啡的消耗量110億美金,仍有一大段差距。而全美以賣咖啡起家的店面,有13,900家,一開始賣茶為主的店,只有2000家,相差懸殊可見一斑。 

雖然,咖啡稱王,但是松田仍舊看好茶飲的前景,過去幾年,健康的意識抬頭,低咖啡因咖啡成為愛好健康人士的最愛,而綠茶以高抗氧化機能著稱,在抗癌上,極具說服力。更容易說服這群人,從喝咖啡轉成喝茶。
 

Marcia Mogelonsky
,芝加哥MINTEL市場分析師表示,綠茶不會一夕之間就在美國風行起來,但是,就像美國人現在也能接受壽司一樣,假以時日,這一天也會到來。 

松田表示,他為了跨越茶與咖啡之間的鴻溝,做了很多嘗試與努力,首先,他把整個店面,設計得好像一家別緻的咖啡館,即使是在日本本地的十家
KOOTS,整個店面的配置,就像星巴克一樣,只是木頭的顏色淺一點,然後加上榻榻米的設計,保留禪風。 

其次,是飲品的設計。他提供很多很像咖啡的飲品,但是用抹茶完全取代咖啡,像:抹茶拿鐵、抹茶康寶藍,大杯
也只售3.75美金,如果要雙份抹茶(就像雙份義式濃縮)只要多加0.5美金即可。

KOOTS
的海外第一店,經過這五個月,已經達到損平點,即將開始獲利,松田在開幕的頭一個月,每天站在店門口,不斷的鼓勵消費者進來消費,願意走進來看的十個消費者裡面,有六個看完後掉頭就走。至今,每天已經有四百杯的交易量,達到日本店的一半水準,而且已經看到熟面孔,一天來兩三次。

KOOTS
預計在2007年年底前,在西雅圖展六家店,日本本土也要再開六家,並且開始瞭解舊金山及紐約地區的市場,準備接著拓展。

針對
KOOTS的來勢洶洶,星巴克有沒有什麼因應之道呢?目前星巴克的日本發言人表示,並不會有任何調整商品的動作,所以仍舊會以咖啡為主體。但是,因為喝茶的風氣日盛,星巴克已經在去年秋天,悄悄的推出綠茶口味的星冰樂(Frappuccino),新商品頗受歡迎。 

松田明瞭,美國人並不會一夕之間接受茶飲,但是他自己也是身經百戰的贏家,十年前,他決定代理西雅圖的另一個連鎖品牌:
TULLY’s Coffee,進軍日本市場,並且在日本以三百家連鎖店打敗星巴克六百家店面的總獲利,讓他聲名大噪。 

松田公太,輕輕把髮絲往後撥,沒有領帶的拘束,穿著深藍色的休閒襯衫,像個搖滾歌星,或是藝術家,完全沒有生意人的氣息,就是記者對這個
CEO的描述。五歲就隨著家人搬到塞內加爾,三年後又遷居到美國麻州的藍欣頓市直到高中,之後又回到日本完成大學學業,整個海外遷居的成長背景,讓他很容易接受新事物。所以,當他在銀行工作十年後,毅然決然離開穩定的工作環境,轉而投入咖啡的經營領域。 

用抹茶這個點子,是怎麼發展出來的呢?松田說:有一天傍晚,他在
TULLY’s的一家店內試機器,煮咖啡時,他改用抹茶粉來試試看,沒想到,填壓的綠茶粉,炸開來,把整個櫃臺及人,噴得亂七八糟。但是,他並不氣餒,繼續研究,甚至自行改裝義式咖啡機,把抹茶磨得更細,或是把過濾器拿掉,最後,完成現在店內使用的抹茶機。能讓抹茶呈現綿密的外觀,就像Expresso一樣。可以變化出不同的卡布其諾、康寶藍、或是拿鐵等飲品。 

整個配方實驗成功後,
KOOTS以這個概念,三年前,在東京開了第一家店,至今已經有十家店面。 

 

 


KOOTS 門面 
這是門面的IMAGE
 
KOOTS 牆面 KOOTS 陳列櫃 
牆面的主視覺是以和紙春夏秋冬的四季顏色來構成, 陳列櫃以原木色呼應茶飲的調性 


抹查拿鐵 
抹茶拿鐵的口感確實有拿鐵的綿密感,所以牛奶打泡的技術也不容小覷,只是抹茶味真的很濃,這個口味有大好大壞的風險


杯底 
抹茶拿鐵的店內飲用杯,是手拉胚上釉色的陶杯,每一個都不太像,並不是機器製作的量產品,杯底有一個”花”字,所有的杯底都有加工過,不會有粗糙的底座刮傷桌面。杯子的尺寸是特別設計的,杯底的直徑是6公分,杯高是12公分,2:1的比例,呈現修長型,與一般馬克杯1:0.8的比例不同。為了避免飲料冷掉,所以是厚陶。中杯大約裝八分滿。 


位置 
KOOTS在Bellevue square對面, Lincoln square那一棟的一樓。 


松田公太 超俊美帥哥老闆---松田公太(網路轉載照片)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eattley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