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幾年前,曾經有機會跟荷蘭的庫克赫夫(Keukenhof Garden)海外特展的人員接觸,當時,他們希望引進荷蘭的鬱金香花節,因為,當時台灣的花農正開始經營大片種植,所以,他們希望藉著花展的吸引力,幫助花農打開花卉市場。

當然,他們最大的得利是球莖的出口,到過庫克赫夫玩的人都知道,你可以跟他們訂購任何一款在花園看到的花,她們會算好應該種植的時間,在該播種的時間,將最肥碩健康的球莖,郵寄給你,讓你可以在對的時間種下球莖,加上熟成的球莖,可以幾乎保證的讓你養出一園好花。

到了西雅圖,久聞此地的四季如春,(今年冬天真是個例外),去年,我在朋友家看到一張她們家女兒站在鬱金香花田中,個子只比鬱金香高一個頭的照片,一問之下才知道北邊有個Skagit  Tulip Festival,通常都在四月份,所以,這個活動一直在我的造訪清單,下個月打算去走走。

總之,鬱金香特殊的花型,多變的花色,讓我覺得含蓄又美麗。加上球莖大顆又明顯,比起很多小如芝麻或是塵土的花仔,讓我比較踏實,不會讓我老是有灑了種子,沒發芽,又不太確定當初到底是種子被鳥吃掉,還是被風吹走的感覺。

去年秋天,我跟涵涵阿媽分了一包五十個球莖的鬱金香,阿媽要紅色,我無所謂,所以她先種,我在把剩下的球莖拿來種。鬱金香的球莖是需要零度以下的冰封,然後藉著融冰的過程,活化植物酵素,促進發芽,所以,以前在台灣,秋冬就要把球莖放在冷凍庫,過年前一個月,拿出來種在土裡,室內的溫度,很快就會抽芽,(等到花苞出來,就要改到暗房裡,不然,會一直不停的長高)。在這裡,冬天就是個天然的大冰箱,所以秋天就要埋球莖了。

人行道邊種了幾顆,因為曬不到太陽,就算當天大晴天,也只能曬到一個多鐘頭,所以長得很崎嶇。你有看過鬱金香的花莖歪歪扭扭,好像日本人養的彎彎曲曲的榕樹嗎?人家是綁鐵絲,刻意弄得,我們家是天然的。唉!我這個唸植病的也甚為抱歉。

但是,種在屋邊向陽面的三顆,可真是美極了,就像印象中的鬱金香,挺立、色澤飽滿,葉大又健康。位置就在一大片落地玻璃的外邊,成為視覺的焦點,誇張的是,遇到大晴天,整朵花就會打開如電風扇一樣,努力的吸收太陽能,到了傍晚,就會閉合成一簇小小的錐形,遇到天氣陰濕時,也會繼續睡懶覺,也不會笨笨的打開,這是以前植物學課本上的睡眠運動,但是,聰明成這樣,讓我有遇到知音的快樂。(本小姐有過看到天氣陰陰以為還沒天亮而遲到的紀錄)。

tulip
睡覺的鬱金香
最讓我百思不解的是後窗前種的這一顆球莖,包裝上不是畫鬱金香嗎?怎麼葉型和鬱金香差很多???而且這個後窗邊,剛好是個暖氣出口,所以,這一顆早早在一月還在下雪時,就發芽了,但是沒有日曬沒有春雨,發育遲緩,讓我一度曾經懷疑,是雜草嗎?還是以前房東太太種的?到了三月中,花苞突然出現了,我們都很高興,沒有"錯殺伯仁"(差點把他拔了),開出很漂亮的紫色風信子,趕快跑去店裡研究,這是香水風信子,怎麼會出現在鬱金香的袋子裡?不知道,這應該是植物版的醜小鴨吧!

春天的西雅圖,真是花團錦簇,接下來後院的重瓣杜鵑要登場了,花季過後,夏天就只剩下綠意盎然了。


風信子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eattley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