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的家其實也只住了四年,對我們一家四口,算是寬敞舒適,怎麼這次回國,老是覺得小,我想住慣了一百多坪的House(院子另計),腦中的日式效率收納法,早就拋到九霄雲外,真有由儉入奢易,由奢入儉難之嘆。所以,決定要來淘汰家當,不然,再大的屋子也不夠我塞。

首先是舊的棉被,有阿媽、外婆給我們的老棉被,有嬰兒時期用到現在的小被小毯,有大大小小,不太好用的老枕頭,集中盤點了一下,丟了四件大被,零零星星十幾個小被加枕頭,剩下狀態不錯的還夠我們一人一套,外加客用一套,光這堆的體積,就非常嚇人,一清掉頓時立刻有清爽的空間感。

接著是置物櫃內的家庭雜務,毛巾浴巾、衛生紙、針線盒與工具箱,一樣樣清,一樣樣重新歸類,各式各樣3C產品的充電器,也該找個新位子放,餐桌上堆滿了又清空了,像潮水一般,來去數回,人也沒有出門,光是家裡走過來走過去,把垃圾拿去樓下放,就搞到膝蓋大腿酸疼,還好腰沒事。

衣服也是我狂丟的重點,不喜歡穿的,舊的,儘管沒壞,我也通通都清出去,我有個同學,上班至今,仍舊維持衣櫥一公尺,意思是:所有的衣服只有一公尺這麼多,每一年會把一年沒穿的衣服全部丟掉,不過這個小姐是所得稅扣到四十%的高收入族,就算衣櫃缺衣服,馬上就可以去買一件的。我很羨慕他的空間清爽舒適,但是,我是沒有扣40%的實力,雖然丟,也還是相當務實的選擇,只是最後還是誇張的清了將近十幾大袋給佛濟舊衣回收中心。

再來是因應小P開始上小學,兩個人都需要專屬的書桌,才能定下來做功課,加上,過去,媽媽我老是不喜歡把拔把寬闊桌面的餐桌佔據成工作桌,所以我們又重新規劃書房的家具與使用方式,讓每個人都有一個工作的空間。

最後,要面對我家的三多:玩具多、CD多、書本紙張多。這三樣東西,就好像龍貓裡面的"碼咕嚕咕嚕",到處在家裡蔓延遍地。玩具的抉擇比較容易,舉凡速食店的兒童餐玩具,一律出門,幼幼玩具轉去小小朋友家,剩下的都是系統性與可擴充性的玩具,例如:BRIO,LEGO,BLOCKS,GIGO TOOL,小熊森林家族等等,雖然,玩具清了一大半,但是也因為空間寬闊了,所以,更容易找到想玩的玩具,兩個小朋友簡直是整個晚上都在玩個不停。CD還沒碰,書本也只是稍稍重新堆放,好讓美國回來的新書,有位子可以放,一邊弄一邊發現些有趣的東西,像是:大P當年在美國的幼稚園畢業典禮節目單,因為當時,這個教會幼稚園決定關閉,所以這個畢業典禮不僅是畢業班的畢業典禮,也是所有中班小班的畢業典禮,缺席名單上還有小球球的名字喔!另一個寶藏是我的大學放榜名單,一張完全泛黃的報紙,更有趣的是:我發現SANDY的爸爸媽媽也在上面,ㄏㄏㄏ!真的不是故意的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eattley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