姊姊的實習老師出了一項作業:製作一項樂器。他給了一張建議製作的方法,例如:弓弦琴(弦樂)、木琴(敲擊樂)、當然還有一些管樂(管子挖洞)等等製作方式,需要有音階表現,製作時間:一週,下週要帶到學校來,在同學面前演奏。

我跟把拔都挺傻眼的,因為客居他鄉,我們不像同學家有工具或是一些囤積的材料,所以,試了用紙盒做類似吉他的裝置,因為共鳴不好,幾乎失敗;用星巴克的咖啡玻璃瓶裝不同量的水當敲擊樂器,聲音不太有高低。簡直想破頭了。這個作業,分明是要父母一起下海的功課。

還好房東原本種了一大叢竹子,而且印象中,曾經在里島看過用竹子做成的竹琴,所以,查了些資料,想試試看。(竹子是去年被狂風吹斷的,不是我砍下來的)

先用鋸齒狀的水果刀猛殺,再換有鋸齒的切菜刀,竹子會裂開,竹皮怎麼都弄不斷,想到八度音至少砍八截,我不要整晚都蹲在廚房鋸啦!

把拔看不是辦法,當下喊停,隔天去借鋸子,「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」,果然,鋸子一到,半個鐘頭,就鋸出十二截。

每一截竹枝是依據竹節邊加兩公分的位子鋸下來的,所以底下及尾端的節比較近,竹枝都比較短,排起來敲敲看,因為竹子不算粗,共鳴不夠,還是有問題。

繼續想辦法,這個樂器製作,快要變成我們的科展。

"排笛"?腦筋又閃出新點子,以前用乾燥的蘆草莖做過,不知道這麼厚的竹枝成不成。

所以,我們試削一枝,發現聲音很清楚,很好聽,真是陽光從窗戶照進來阿!我得救了。

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製作過程:
1)不管竹枝長短,根據內部孔徑,從大排到小。在底部標上1~8
panpile1
2)用劈破的竹片,把竹枝內部的膜刮乾淨。
3)從最大的那一枝開始,竹節在下,吹口朝上,用美工小刀,像削鉛筆一樣,把吹口削光滑,吹出音,當作基準音DO。
panpile2
4)根據第一支的竹節位子,將第二支的竹節位子稍稍提高1公分,標記第二支的吹口高度,大約就等於第一支吹口的高度。
5)依據前步驟的吹口位置,將第二支竹枝削短至標記處,將兩支輪流試著吹吹看,用耳朵聽,發出來的音是不是DO、RE、DO、RE,音如果不準,例如:變成#DO,則必須要再削去一截,直到音階變準為止。
6)依此步驟,陸續完成八度音。
7)將竹枝外圍突起太誇張的竹節修一修,以便能將排笛平整,同方向的排成一列。
8)用竹片及橡皮筋固定住(如果外皮修的很光滑,也可以用三秒膠在中間和尾端黏住)。
9)完成。
panpile3
這個作業是怎麼分工的呢?把拔負責借鋸子,媽媽負責作排笛,姊姊負責練習吹奏???(姊姊削了三支給妹妹吹著玩)
這是一番折騰的三年級作業,明天是DEADLINE,很想看看,大家會秀出什麼東西?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eattley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