該怎麼給零用錢呢?最近讓我有點傷腦筋,起因是:這裡有位朋友家的小朋友,只要放學下校車,比媽媽早進門,他就可以得到八塊錢零用錢,所以,我家的姊妹覺得,人家的零用錢比較容易"賺"。

原本在台灣,我們並沒有刻意給零用錢,不外乎是,放學提早一站下捷運,從地下街運動散步回家,一人就可以得到台幣四塊錢。(因為剛好是票價差),所以,很容易攢個一兩百塊吧!因為有了錢,所以,他會認錢幣、開始瞭解價錢的大小、錢夠不夠花用的概念等等,當然,常常也會上演那種買玩具應該是父母的責任之類的對話(可以不要花自己的零用錢),但是,我覺得這些過程都是好的,先學會面對自己的慾望,應該是這門課很重要的第一關。

接下來,是幫他們辦個存摺戶頭,因為不只會有零用錢,還有壓歲錢、或是生日紅包、或是有時會從親戚處得到的現金禮,所以為了讓他們自己搞清楚自己有多少錢,我幫他們在富邦辦了芭比娃娃的存摺簿,特別挑個銀行不會忙得時間,帶他們去櫃臺將平時賺到的硬幣,存進戶頭,有一次妹妹好像只存三百多元的硬幣,我抱她坐在高高的櫃臺上,看年輕小姐耐性的數著她的錢,左右的櫃臺沒事,看她可愛,還幫她拍拍手,說她很棒。

所以,所有的過程,大都停留在"擁有錢"的階段,並沒有進展到,要"多少錢"的階段。

今年在美國,我們原本沒有繼續給零用錢的規劃,因為,這裡並不是到處都有便利商店的地方,所有食衣住行,在平常她們上學的時間,媽媽都辦好了,所以一起去購物的時間不多,出外常常也忙著玩,刷卡機會更多,看到現鈔的機會很少,所以今年的零用錢更絕了,是她們自己在路上撿到的硬幣。

姊姊運氣還不錯,撿了好多個,大多數1¢,有時5¢或10¢,加加竟然超過一元,妹妹只有幾分錢,所以有天,我跟她們說,如果,你們撿的硬幣超過五塊美金,我就帶你們去31冰淇淋一人點一份冰淇淋大餐。

其實,平時我們都吃HAAGEN DOZS的冰棒,台灣一支要九十元,這裡買一箱十五支只要三百六,只是在家吃,與去店裡吃,氣氛不同,姊妹兩,很興奮也很認真,並且很快就認得所有的錢幣及價值,出門會留意地上是否可以撿到銅板。

前幾天,她們兩個人坐下來仔細的算一下到底有多少了?姊姊4.55,妹妹4.43。都是自己撿的嗎?非也非也,作父母偶而也要加點碼,裡面有一半是給的,或是在LAS VEGAS,把拔做莊跟她們玩樂透贏的。所以,她們兩個歎了口氣,妹妹說:
「我們的錢好少喔!算來算去都是幾分幾角,不像台灣一下子就可以幾百幾百,我要改存台幣啦!」
「不會呀!五塊錢就等於台灣的一百五十塊了耶!」(我竊喜,姊姊懂我說的換算概念)
「露營阿姨說,她們家如果有拉提琴、做作業、或是做家事,就可以貼一個磁鐵,集滿十個就可以去看電影或是吃FRIDAY,我們每天要寫英文還要寫中文,有時還要練鋼琴,應該可以拿更多吧!而且我還知道我們班有人的零用錢,是........」(姊姊在講價了)
「媽媽覺得,寫功課、摺衣服是你們應該要做的,因為......(我正要開始八股)」
「我知道你要說什麼啦!我只是想問還有沒有別的辦法可以賺錢?」(姊姊打斷我的囉唆)
「美國小孩,超過十二歲可以去鄰居家當BABY-SITTER,Hannah家隔壁的十四歲姊姊滑雪很厲害,在滑雪場當教練,時薪很高,......」(我解釋了一些這裡TEENAGER的打工法,希望他能夠瞭解,能工作賺錢,必須具備基本的語言能力及知識,而他必須更努力的準備,才能在機會來時,把握住)

對話雖然結束,但是我反而自己一直想個不停,這樣會不會養成孩子小氣呢?還是,慾望落差太大,以後反而更難控制?還是,我應該給個多一點的數,讓她自己控制?這個分寸拿捏,可能需要邊養孩子邊調整了。

Steam Clock,Gastown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eattley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